“枣”系民生 “早”践初心 绘就司法行政服务新图景

时间:2025/11/19 12:33:38 来源:环时网 阅读:4681

新疆讯(通讯:热娜古丽·艾尔肯)作为且末“红枣之乡”司法行政服务的前沿阵地,且末县司法局托格拉克勒克司法所紧扣地域特色,创新构建“枣早宣、枣早办、枣早调、枣早援、枣早帮”“五枣五早”工作体系,以“早”字定调服务节奏,用“枣”味厚植为民情怀,将法治服务从“窗口”延伸到“田间地头”,从“被动响应”升级为“主动靠前”,为辖区群众幸福生活、产业兴旺注入法治动能。

一、“枣早宣”:法治春风“早”拂心田

把法治课堂搬进红枣产业全场景,让法律知识“带着枣香”走进群众。红枣种植季,司法所组织“法律明白人”“法治志愿者”组成宣讲队,深入红枣园、采摘点,以“枣树下唠法治”的形式,用通俗方言讲解《民法典》中土地流转、劳务用工、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与枣农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红枣交易旺季,在市场入口、合作社门口设置“枣早宣”服务岗,发放印有“合同签订避坑指南”“维权途径早知道”的宣传折页,将法治理念与“红枣管护要趁早”的农时经验结合,让“遇事找法、办事依法”的意识像红枣挂枝一样“深入人心”。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枣早宣”主题活动30场,覆盖群众45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7000余份,让法治声音“早”一步传遍辖区每个角落。

二、“枣早办”:便民服务“早”捷高效

以“群众少跑腿、事情早办结”为目标,打造“枣早办”便民服务模式。针对居住证办理、社区矫正报到、法律咨询等高频事项,开通“早受理、早审核、早反馈”绿色通道——工作日提前半小时开门迎客,为农忙枣农提供“预约办、错峰办”;对高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推出“早上门、帮代办”服务,工作人员携带材料主动上门,手把手协助完成手续。今年以来,通过“枣早办”机制,累计缩短办理时限事项25件,上门服务32次,群众办事平均等待时间减少40%,用“早一步”的效率,换来了群众“零差评”的认可。

三、“枣早调”:矛盾纠纷“早”化于微

坚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组建“枣早调”矛盾化解专班。由网格员、乡贤、红枣种植大户、法律顾问组成的调解队伍,每周深入村组、红枣企业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聚焦灌溉用水、土地承包、红枣收购价格、劳务工资等易引发纠纷的“关键点”,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调解时巧用“乡土语言+法律依据”,用“邻里合伙种枣讲诚信”“灌溉用水讲谦让”等群众熟悉的道理,让矛盾在“家门口”平息。今年以来,“枣早调”专班共排查矛盾纠纷58起,成功调解57起,调解成功率98.3%,其中95%的纠纷在萌芽阶段就得到妥善处理,未发生一起矛盾升级或信访事件。

四、“枣早援”:法律守护“早”护权益

针对枣农、困难群众、小微企业等重点群体,开展“枣早援”法律援助专项行动,变“等群众申请”为“替群众着想”。司法所工作人员定期走访低保户、残疾人家庭、红枣加工企业,建立“法律帮扶台账”,对可能出现的劳务欠薪、合同纠纷、侵权问题等,提前进行法律风险提示;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群众,第一时间对接县法律援助中心,简化申请流程、优先指派律师。今年以来,已为15名困难群众提供“枣早援”服务,帮助追回劳务工资、赔偿款共计20万余元,为5家红枣小微企业提供免费合同审查、法律咨询,助力企业规避经营风险,用“早一步”的法律帮扶,为群众撑起“法治安全伞”。

五、“枣早帮”:特殊群体“早”获新生

聚焦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群体,推行“枣早帮”精准帮扶计划,以“早关注、早对接、早扶持”助其“回归正轨”。对社区矫正对象,入矫即制定“一人一策”帮扶方案,定期上门走访,协助解决就业、子女入学、家庭困难等问题;对刑满释放人员,提前与村(社区)、红枣合作社、加工企业对接,搭建就业桥梁,开展红枣种植、加工等技能培训,并提供心理疏导。今年以来,已帮助10名特殊群体找到稳定工作,其中6人在红枣产业链实现就业,人均月收入达3000元以上,用“早一步”的暖心关怀,让特殊群体感受到法治温度,重拾生活信心。

下一步,托格拉克勒克司法所将继续深耕“五枣五早”服务品牌,以更接地气、更暖人心、更高效能的司法行政服务,把法治的“种子”播撒在红枣之乡的沃土上,让“枣早”系列行动成为联系群众的“连心桥”、守护平安的“压舱石”,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法治根基。

责编:欧文秀 审核:米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