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讯 (通讯 王希宏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11月11日下午,我们驱车沿富春江西行,置身山水间,人在画中行,真实感受了“两岸画山相对出,一脉秀水迤逦来”的意境。灵桥镇望江而卧,既拥丹青画卷的秀色,亦藏铁血丹心的过往。兴华红色历史展览馆依山而建,整个红色展览馆在青山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兴华红色历史展览馆”毛体馆牌苍劲有力,潇洒奔放,释放着满满的正能量。馆牌下悬挂着“佐成集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型文艺汇演”条幅。驻足馆前,强烈的家国情怀油然而生。在馆长丁旭君和宣教老师孔腾达引领下,我们走进了展览馆,他们的讲解让我们感觉眼前的展品已经成为一个民族不屈的记忆。
富春山图鲜血绘就
1937年冬,日军战机的轰鸣撕裂了富阳这个小镇的静谧,几枚炸弹落下,美丽的小山村瞬间变成一片废墟,乡邻们血染故土,死伤惨重。富春江滋养的血性从未向强敌屈服,擦干眼泪,抵御外侵。青壮们肩扛土枪组建抗敌自卫队,老弱妇孺在黑夜中传递情报,他们以江石般的坚毅守护家园,在炮火中筑起血肉堡垒。
丁馆长说,为守护这方山水,近代以来具体有多少人献出了生命谁也说不清。展柜里这些不同时期泛黄的布告、斑驳的政令、带着战火痕迹的票证票据,锈迹斑斑的奖章、土炮、步枪、钢盔、老旧的军装、水壶、发报机、电台、煤油灯都是他们英勇战斗、抵御外侮、捍卫和平、保家卫国的见证。
祖孙对话跨越时空
在一个陈列着灵桥镇革命先烈老照片的展柜前,丁旭君馆长指着一张泛黄的照片告诉记者,“这是我爷爷在26岁牺牲的时候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爷爷说的那句‘富春山水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决不能让侵略者糟蹋’一直铭记在我们的家族中。佐成集团倾全力打造的这个红色基地,就是想让《富春山居图》里的山河,永远都有守护者”。
丁旭君的爷爷叫倪如彭,1923年出生在富春江畔,在那个血腥的年代,为逃避追杀,他先后使用过丁如彭、丁树彭、倪玉朋、倪如期等姓名。1945年1月倪如彭参加新四军,之后就投入了富阳抗战的最后一役新登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参加过临汾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多次立功受奖。1949年7月,在苏北行政公署军管局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 年 4 月,倪如彭在大源地区剿匪护粮时壮烈牺牲。硝烟散尽,当地政府将倪如彭烈士安葬在他用生命守护的富春山下。春去秋来,当年英雄埋下的爱国种子在富春山下开花结果。2018年,兴华红色历史展览馆建成,该馆依偎在倪如彭烈士的墓前,馆长就是他的孙子丁旭君。
怀着对英雄的崇敬,走出展馆,我让丁旭君陪我来到他爷爷的墓前。当把一束鲜花端放在烈士墓前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丁旭君倾心打造的兴华红色历史展览馆不正是为了爷爷70多年前的嘱托,一对祖孙跨越时空的对话吗?
佐成之魂赋能新时代
元代黄公望的画作《富春山居图》无疑是富阳的文化瑰宝。今天兴华红色历史展览馆已然成为佐成集团的企业灵魂。一个有使命、有信仰、有担当的团队,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行稳致远。佐成集团成立9年来,取得今日的辉煌成就是最有力的注解。
佐成集团董事长徐莉华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佐成集团成立9年来,在努力实现‘乡村振兴,百万就业’使命的同时,从没忘记中华优良文化尤其是红色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保护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兴华红色历史展览馆的建设,旨在落实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其目的就是通过参观展览,使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青少年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小要发奋图强,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徐莉华的美好愿景每天都在呈现:
一群群红领巾听着先烈的故事湿润了双眼。
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指着抗战时期的儿童团照片,轻声说:“他们保护了画里的山水,现在该我们来守护了。”
一位位青年学子在侵华铁证展柜前握紧了拳头。
一批批党员在鲜红的党旗下举起了右手,“•••为实现共产主 ••••••
据了解,展览馆建成开馆以来,已接待来自省内外的参观团体和个人约7万多人次。
丁旭君告诉记者,佐成集团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二期工程建设已启动,兴华红色历史展览馆的提升改造也列入日程。全部工程完成后,基地规模扩大,功能更齐全,逐步向研学营地发展。
握别丁旭君,已是黄昏。岸边静谧的竹林,路旁白墙黛瓦的民居,山水之行中的盎然趣意,内心对峥嵘岁月和革命英烈的追忆,情景叠加,印烙心底。
责编: 欧文秀 审核:刘印
1937年冬,日军战机的轰鸣撕裂了富阳这个小镇的静谧,几枚炸弹落下,美丽的小山村瞬间变成一片废墟,乡邻们血染故土,死伤惨重。富春江滋养的血性从未向强敌屈服,擦干眼泪,抵御外侵。青壮们肩扛土枪组建抗敌自卫队,老弱妇孺在黑夜中传递情报,他们以江石般的坚毅守护家园,在炮火中筑起血肉堡垒。
丁馆长说,为守护这方山水,近代以来具体有多少人献出了生命谁也说不清。展柜里这些不同时期泛黄的布告、斑驳的政令、带着战火痕迹的票证票据,锈迹斑斑的奖章、土炮、步枪、钢盔、老旧的军装、水壶、发报机、电台、煤油灯都是他们英勇战斗、抵御外侮、捍卫和平、保家卫国的见证。
祖孙对话跨越时空
在一个陈列着灵桥镇革命先烈老照片的展柜前,丁旭君馆长指着一张泛黄的照片告诉记者,“这是我爷爷在26岁牺牲的时候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爷爷说的那句‘富春山水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决不能让侵略者糟蹋’一直铭记在我们的家族中。佐成集团倾全力打造的这个红色基地,就是想让《富春山居图》里的山河,永远都有守护者”。
丁旭君的爷爷叫倪如彭,1923年出生在富春江畔,在那个血腥的年代,为逃避追杀,他先后使用过丁如彭、丁树彭、倪玉朋、倪如期等姓名。1945年1月倪如彭参加新四军,之后就投入了富阳抗战的最后一役新登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参加过临汾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多次立功受奖。1949年7月,在苏北行政公署军管局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 年 4 月,倪如彭在大源地区剿匪护粮时壮烈牺牲。硝烟散尽,当地政府将倪如彭烈士安葬在他用生命守护的富春山下。春去秋来,当年英雄埋下的爱国种子在富春山下开花结果。2018年,兴华红色历史展览馆建成,该馆依偎在倪如彭烈士的墓前,馆长就是他的孙子丁旭君。
怀着对英雄的崇敬,走出展馆,我让丁旭君陪我来到他爷爷的墓前。当把一束鲜花端放在烈士墓前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丁旭君倾心打造的兴华红色历史展览馆不正是为了爷爷70多年前的嘱托,一对祖孙跨越时空的对话吗?
佐成之魂赋能新时代
元代黄公望的画作《富春山居图》无疑是富阳的文化瑰宝。今天兴华红色历史展览馆已然成为佐成集团的企业灵魂。一个有使命、有信仰、有担当的团队,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行稳致远。佐成集团成立9年来,取得今日的辉煌成就是最有力的注解。
佐成集团董事长徐莉华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佐成集团成立9年来,在努力实现‘乡村振兴,百万就业’使命的同时,从没忘记中华优良文化尤其是红色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保护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兴华红色历史展览馆的建设,旨在落实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其目的就是通过参观展览,使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青少年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小要发奋图强,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徐莉华的美好愿景每天都在呈现:
一群群红领巾听着先烈的故事湿润了双眼。
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指着抗战时期的儿童团照片,轻声说:“他们保护了画里的山水,现在该我们来守护了。”
一位位青年学子在侵华铁证展柜前握紧了拳头。
一批批党员在鲜红的党旗下举起了右手,“•••为实现共产主 ••••••
据了解,展览馆建成开馆以来,已接待来自省内外的参观团体和个人约7万多人次。
丁旭君告诉记者,佐成集团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二期工程建设已启动,兴华红色历史展览馆的提升改造也列入日程。全部工程完成后,基地规模扩大,功能更齐全,逐步向研学营地发展。
握别丁旭君,已是黄昏。岸边静谧的竹林,路旁白墙黛瓦的民居,山水之行中的盎然趣意,内心对峥嵘岁月和革命英烈的追忆,情景叠加,印烙心底。
责编: 欧文秀 审核:刘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