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讯(通讯:刘海燕)安源区,江西省萍乡市的中心老城区,面临着老龄人口快速增长的挑战。在这一进程中,智能手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似乎成为老年人生活中的一道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特别是在医保服务领域,众多老年人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或通过网络办理业务而感到困扰。为解决这一难题,安源区医疗保障局积极依托江西省“智慧医保村村通”平台,创新推出了一系列适老化服务举措,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人民医保为人民”的宗旨。
▲村医教老人如何“刷脸”
方言播报,体验舒心
“小妹,我不会讲普通话,可以用么?” “阿姨,冒得问题,咯里还可以用萍乡话呢!来,我们一起感受一下。”
11月17日上午九点多,趁着天气良好、阳光温暖,横龙街长兴馆村70岁的李婆婆,来到村卫生所检查身体,护士依例向她介绍卫生所新安装的村村通终端设备。李婆婆听完介绍说:“妹几,机子确实是蛮先进,可我不会讲普通话,还是用不了。”护士妹几向她解释还有方言版本,李婆婆立马乐呵呵地“尝鲜”起来。
三里不同俗,五里不同音。在安源,很多老年人一辈子都习惯使用方言进行交流。针对这一情况,安源区医保局特别组织了方言播报服务的创新。现在,全区所有卫生所的“村村通”设备上,都设立了普通话和萍乡方言两种语音播报功能,大大提升了老年人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
人脸授权,省心操作
“到村卫生所去,只要一刷脸,就可以晓得我们医保账户的详细信息,简单灵敏先进,方便极了。”安源镇石板村74岁的刘梅香老人,打电话向儿女说起自己在村卫生所经历的“刷脸”新鲜事。
10月中旬,患上重感冒的刘梅香上村卫生所看病。拿到药后,她好奇地问村医彭广生:我账户上还有几多几钱?彭广生听后,热心地向她介绍起了桌面上新安装的村村通设备,并手把手教她操作,通过刷脸就可看到自己账户上的详细信息。
为进一步简化老年人的操作流程,安源区医保局还在“村村通”终端设备上增设了“医保个人信息查询和使用授权”专区。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可以轻松查询到自己医保账户的详细信息,必要时还可将本人医保信息授权给第三方机构查询和使用。
▲村医接送行动不便老人看病
预约上门,暖心服务
“我们村医的电话都是24小时在线的,方便接听独居或行动不便的村民和老人的电话。”高坑镇富田村卫生所医生邹斌,32年来一直在家乡从事村医工作。村里有多少人,年龄分布如何,哪家有老人,哪家有病人,病情如何等等,他如数家珍。
84岁的邱汉祥老人患有高血压、肾结石、脑梗等多种疾病,加上前段时间半月板损伤,愈发行动不便。邹斌常常主动上门送医送药,嘱咐老人有特殊急事,随时打电话,保证随叫随到。
安源区医保局将服务进一步延伸到老年人的家中。通过预约上门服务,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可以在家中享受到村医或医保专干的上门服务,让老年人在家中就能解决医保问题。
下沉服务,实心为民
“我建议在办公区域完善防撞小包角”“我建议办事席配套一副老花镜”…… 8月份的一次工作推进会上,来自各乡镇村的具体医保经办人员,你一言、我一语,围绕进一步完善“适老化改造”提出意见和建议。
安源区医保局还注重从细节上提升服务质量,不仅将多项医保信息查询和经办服务下放至村卫生所,还在办公区域增设了防撞小包角、老花镜等适老化设施。
据统计,截至10月底,安源区全区60家村卫生所的“村村通”服务终端累计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办理了各项医保服务事项63865人次。这一数字的背后,是安源区医保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同时,该举措还在萍乡市其他地区的850家村卫生所进行了推广应用,为更多老年人带去了便利和温暖。
责编:李锡念 审核:米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