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讯(通讯 王树强)以更高站位抓安全,以更严要求抓作风。近年来,府谷县能源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安全高水平、发展高质量”为总体要求,坚持稳重求进总基调,统筹安全和发展,真抓实干,砥砺前行,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2023年全县复工复产煤矿51处,全年累计原煤产量9930.91万吨,同比增长6.45%,累计上报产值721.36亿元,同比增长8.44%。洗选煤企业销量为978.74万吨。
一、筑牢思想防线,抓好队伍廉政建设。
加强党建引领,强化政治担当。坚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通学习、一体领会,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1、全面落实“三个年”活动要求,结合主题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参加专家授课、交流研讨等活动,纵深推进“转作风、树形象、优环境、促发展”专题活动,完善服务体系,严格精准执法。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上级文件精神。全年开展集中学习41次、交流研讨2次,人均撰写心得体会3篇以上。
2、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建立责任清单,细化主要负责人和班子成员责任,定期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紧盯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会议安排、发文要求等方式,防止“四风”问题回潮反弹。全年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党建工作4次、党风廉政建设2次、意识形态工作3次、思想政治工作7次、作风建设工作4次,5个支部共召开支委会18次,开展主题党日17次、讲授党课10人次,组织全体干部开展警示教育大会11次,观看警示教育片10次,开展学习党章党纪党规和法律法规7余项。
3、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以党建引领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深入生产建设一线和下游用煤企业,围绕智慧矿井建设、煤炭销售保供等内容,多方征求意见建议,全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确保各项措施符合实际,提升全县煤炭产业竞争力。组织监管人员和煤矿企业分别到京津冀、榆阳区、神木等地调研考察煤炭保供和市场拓展、煤矿智能化建设等情况。
二、坚持稳中求进,监管措施拓展完善。
1、坚持执法与服务并重。围绕安全投入、隐患整改、日常管理等内容,制定加强安全生产系列制度和措施。持续推行“三位一体”执法模式,成立了由6名班子成员包抓的6个执法组、239名驻矿安监员,对全县67处矿井全覆盖监管。同时为落实落细监管责任,成立1个督查组。2、丰富安全监管形式。探索建立“家庭医生式”安全生产问诊制度,通过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选聘132名专家组建专家库,为监管执法提供技术支撑,利用新技术、新装备,定期对辖区内煤矿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提高隐患治理的精准度、科学化、超前性。3、提升煤矿监管能力。面向社会招聘8名煤矿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对煤矿“三项岗位”人员业务培训2646人次,其他从业人员入职培训10415人次,对监管执法人员业务培训337人次;派驻201名工作人员24小时对46处煤矿销售各环节进行监督,为全县财税征收提供数据支撑;坚持每月开展一次重大安全风险研判,邀请煤监局或相关专家现场指导,在月必查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夜查巡查和跟班现场监督检查制度,从班前会至升井全流程参与煤矿生产作业检查。推行结构性工资制度,全面夯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今年以来,检查733矿次。4、紧盯安全重点环节。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全面推进大面积悬顶重新勘探核查,严格落实顶板管护19条防范措施,强化 “手指口述”现场安全确认,推广使用水预裂,以矿山综合整治、标准化提升晋级为重点,持续提升攻坚。录制了9起典型事故警示教育片,组织煤矿企业全体职工集中观看,并在煤矿井口等重点区域或醒目位置滚动播放,举一反三,有效杜绝“三违”行为。5、完善信息平台矿井, 52处煤矿已建成“双预控”体系并联网;煤矿安全生产远程监管系统建成,视频会商系统已投用。
三、强化顶层设计,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加强在科技兴安领域的探索,积极引进前沿技术,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持续夯实安全生产能力。1、突出政策引领、强化规划推动,探索形成从机械化到标准化、自动化,再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完善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做到“能上尽上、能上快上”, 持续增强全县煤炭产业竞争力。2、加快智能矿井建设。青龙寺、国能郭家湾、安山、南梁、宝山5处矿井已建成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并通过验收。同步推进谊丰、瑞丰等12处矿井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建设进度。 3、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按照“大型矿井一级、其他矿井二级、逐步淘汰三级”的总体思路,实现矿井标准化达标升级,目前一级标准化矿井4处、二级标准化矿井38处、三级标准化矿井4处。4、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对13处60万吨以下煤矿,按照鼓励托管、整改提升、兼并重组、引导退出四类处置意见推进转型升级。5、主动投身新领域、研究新事物、加强新业务,建立煤层气长输管道监管体系。持续强化油气企业安全排查整治,对75.5公里油气长输管道,加强日常巡线、维护管理工作。实行洗选煤企业复工复产验收放行机制,结合行业特点开展储煤棚、电气焊、雨季三防等专项检查,紧盯普遍存在、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改。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府谷县能源局将一以贯之,始终把加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始终把补短强弱作为关键环节。认真学习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记于心,坚决守住“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底线。认真贯彻落实两办《意见》、国务院安委会八条《硬措施》,《煤矿安全生产条例》《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精神,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全力提升矿山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坚决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责编:欧文秀 审核:刘印
一、筑牢思想防线,抓好队伍廉政建设。
加强党建引领,强化政治担当。坚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通学习、一体领会,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1、全面落实“三个年”活动要求,结合主题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参加专家授课、交流研讨等活动,纵深推进“转作风、树形象、优环境、促发展”专题活动,完善服务体系,严格精准执法。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上级文件精神。全年开展集中学习41次、交流研讨2次,人均撰写心得体会3篇以上。
2、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建立责任清单,细化主要负责人和班子成员责任,定期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紧盯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会议安排、发文要求等方式,防止“四风”问题回潮反弹。全年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党建工作4次、党风廉政建设2次、意识形态工作3次、思想政治工作7次、作风建设工作4次,5个支部共召开支委会18次,开展主题党日17次、讲授党课10人次,组织全体干部开展警示教育大会11次,观看警示教育片10次,开展学习党章党纪党规和法律法规7余项。
3、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以党建引领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深入生产建设一线和下游用煤企业,围绕智慧矿井建设、煤炭销售保供等内容,多方征求意见建议,全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确保各项措施符合实际,提升全县煤炭产业竞争力。组织监管人员和煤矿企业分别到京津冀、榆阳区、神木等地调研考察煤炭保供和市场拓展、煤矿智能化建设等情况。
二、坚持稳中求进,监管措施拓展完善。
1、坚持执法与服务并重。围绕安全投入、隐患整改、日常管理等内容,制定加强安全生产系列制度和措施。持续推行“三位一体”执法模式,成立了由6名班子成员包抓的6个执法组、239名驻矿安监员,对全县67处矿井全覆盖监管。同时为落实落细监管责任,成立1个督查组。2、丰富安全监管形式。探索建立“家庭医生式”安全生产问诊制度,通过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选聘132名专家组建专家库,为监管执法提供技术支撑,利用新技术、新装备,定期对辖区内煤矿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提高隐患治理的精准度、科学化、超前性。3、提升煤矿监管能力。面向社会招聘8名煤矿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对煤矿“三项岗位”人员业务培训2646人次,其他从业人员入职培训10415人次,对监管执法人员业务培训337人次;派驻201名工作人员24小时对46处煤矿销售各环节进行监督,为全县财税征收提供数据支撑;坚持每月开展一次重大安全风险研判,邀请煤监局或相关专家现场指导,在月必查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夜查巡查和跟班现场监督检查制度,从班前会至升井全流程参与煤矿生产作业检查。推行结构性工资制度,全面夯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今年以来,检查733矿次。4、紧盯安全重点环节。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全面推进大面积悬顶重新勘探核查,严格落实顶板管护19条防范措施,强化 “手指口述”现场安全确认,推广使用水预裂,以矿山综合整治、标准化提升晋级为重点,持续提升攻坚。录制了9起典型事故警示教育片,组织煤矿企业全体职工集中观看,并在煤矿井口等重点区域或醒目位置滚动播放,举一反三,有效杜绝“三违”行为。5、完善信息平台矿井, 52处煤矿已建成“双预控”体系并联网;煤矿安全生产远程监管系统建成,视频会商系统已投用。
三、强化顶层设计,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加强在科技兴安领域的探索,积极引进前沿技术,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持续夯实安全生产能力。1、突出政策引领、强化规划推动,探索形成从机械化到标准化、自动化,再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完善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做到“能上尽上、能上快上”, 持续增强全县煤炭产业竞争力。2、加快智能矿井建设。青龙寺、国能郭家湾、安山、南梁、宝山5处矿井已建成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并通过验收。同步推进谊丰、瑞丰等12处矿井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建设进度。 3、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按照“大型矿井一级、其他矿井二级、逐步淘汰三级”的总体思路,实现矿井标准化达标升级,目前一级标准化矿井4处、二级标准化矿井38处、三级标准化矿井4处。4、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对13处60万吨以下煤矿,按照鼓励托管、整改提升、兼并重组、引导退出四类处置意见推进转型升级。5、主动投身新领域、研究新事物、加强新业务,建立煤层气长输管道监管体系。持续强化油气企业安全排查整治,对75.5公里油气长输管道,加强日常巡线、维护管理工作。实行洗选煤企业复工复产验收放行机制,结合行业特点开展储煤棚、电气焊、雨季三防等专项检查,紧盯普遍存在、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改。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府谷县能源局将一以贯之,始终把加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始终把补短强弱作为关键环节。认真学习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记于心,坚决守住“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底线。认真贯彻落实两办《意见》、国务院安委会八条《硬措施》,《煤矿安全生产条例》《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精神,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全力提升矿山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坚决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责编:欧文秀 审核: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