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讯(通讯:沈永 王娟 陈玲玲)近年来,黄龙县石堡镇城市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网格管理为载体,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从细微处着手,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实现问题在一线发现、短板在一线补齐、矛盾在一线化解、满意度认可度在一线提升。
夯实“三项基础”,激活基层“微循环”。党员搭台,群众唱戏,解锁创新社区治理“幸福密码”。成立一套组织机构。搭建一个“一线协商”协调议事平台,由社区干部、四警和社区网格员组成,主要妥善处理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做到“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片、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实现上联组织、下联居民、全员覆盖。搭建一个协商平台。依托石堡镇社会综合治理中心,搭建社区“一线协商”议事平台 ,紧紧围绕片区事、家务事、邻里事、困难事开展说事、议事活动,做到小家常常拉、小建议常提、小问题常解、小温暖常送、小典型常树,实现大事小事会商在社区、众人来商量、大家想办法。固化一项服务机制。推行“三员”(即居民组长、网格员、党员志愿者)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组织“三员”当好居民群众的服务员,从“办公室坐班办公”变“网格现场办公”,常态化开展日常巡查、纠纷调解、环境整治、文明新风等工作,在居民身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突出“三项重点”,强化基层“微治理”。强网壮格促进智治。持续优化小区及片区治理单元,运用“五级联动”机制,推动社区管理触角向片区、小区和家庭延伸。配齐配强网格长、微网格长队伍596名,做到矛盾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统筹资源联防联治。建立社区组织、网格联动、群众参与的三项机制,一个网格一支队伍,并将派出所、法院、司法所等相关部门人员整合至片区网格内,共建“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平台”,对网格实施精细化、实时化、可视化治理。通过这一平台,社区共成功协调解决群众矛盾纠纷37起。创新载体多元共治。推行“到家服务”,社区推动网格员进入“小区物业群”“小区业主群”等微信群,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定制“网格服务清单”,分类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真正实现人往格中去、事在网中办、服务零距离。今年来,社区项目化、“点菜式”推动民生实事项目32项,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义诊等暖心服务,切实将组织“根系”延展到居民“家门口”。
做优“三项服务”,激发基层“微活力”。以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为核心,不断丰富社区服务内涵,激活社区治理新动力。壮大党员服务队,点亮服务“红心灯”。全面抓实服务群众周“解忧”和“三亮四带五联动”活动载体,壮大社区党员服务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围绕政策宣传、环境保护、农业技术等领域,开展多样化、专业化志愿服务活动。利用周末、节假日等时间,深入社区各个角落,面对面解决居民实际困难,心贴心提供暖心服务,形成“有困难找党员,党员就在您身边”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定期举办志愿服务技能培训与经验交流,不断提升党员服务队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让“红马甲”成为社区里最亮丽的风景线。推广代办服务,架起便民“连心桥”。社区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及行动不便的居民群体,推出代办特色服务,由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及党员志愿者担任代办员,为他们提供代缴水电费、代购生活用品、代领代办证件等服务,确保特殊群体的需求得到及时响应。建立微信群预约、线下办理的便捷通道,简化办事流程,让数据多跑路、居民少跑腿,真正实现服务上门、温暖到家,有效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推广管家服务,打造安居“暖心巢”。创新推出管家服务,选拔责任心强、能力突出的党员或居民代表担任楼栋管家,负责日常信息收集、矛盾调解、环境监督、活动组织等工作,实现“一楼一管家,服务无死角”。建立管家定期例会和居民意见征询机制,及时反馈和解决居民诉求,同时,依托智慧社区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居民需求,精准推送个性化服务,让社区管理更加精细智能,生活服务更加贴心高效。
责编:欧文秀 审核:米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