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五枚庵遗址发现:解密五枚师太与朱三太子的历史传说

时间:2024/8/24 20:55:23 来源:环时网 阅读:61910

    福建讯(通讯 黄建阳)2024年8月23日,原福建省莆田市副市长李力利带领清华紫光公司董事长陈建荣及相关佛教、文物考古人士等一行,到莆田大洋南岭五枚庵遗址及五枚庵石板桥(将列入文物保护单位,2024年4月福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现该石板上刻有"礼佛"、"佛弟子林遒"、“元丰三年"及少林院遗址通向莆田大洋乡南岭古道山坡上刻有"乾隆   少林高峰″墓石碑等)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当地政府乡长、村书记及当地村民代表朱玉辉、林业平等陪同。

南岭五枚庵遗址发现:解密五枚师太与朱三太子的历史传说

     调研组一行在南岭村部路口驻车下踏处,便映入大家眼帘的是:通往五枚庵遗址路的右边是当地村民代代相传"太子垄",即当时专供奉明末清初朱三太子的农耕地、直供地;路的正前方"太子湾",见证了当时太子路过的地方,另离该处方圆五公里内有将军坪、将军庙、太子桥、多处山寨遗址等,太子湾左侧还有大口径马槽,马槽旁有近百亩训马场,亦称跑马场,是当时侍卫朱三太子的集结地军马场;路的左边"太子庙",祈奉朱三太子;"红花亭旧址",仿佛在诉说:少林五老秘密聚会议事的地点,至今留存着南明王朱聿键敕封的少林五老香位牌,即铁朱、铁霸、铁撑、金花小姐、银花小娘,此乃是史实上“少林五老",有别于影视、小说、野史上的火烧少林寺后出逃的五个武僧。经当下有些史学家、宗教人士缜密论证:该少林"五老"中金花、银花是由史称五枚师太(俗名:朱红梅)率女性侍卫人员护送明末遗老遗少的女性家眷";另"三老"("铁朱、铁霸、铁撑)由明未朝廷侍卫将军卢若腾率领护送太子的男性家眷,经精密策划,成功地从水、海路潜逃至澎湖(古为同安金门)而隐居至终。

南岭五枚庵遗址发现:解密五枚师太与朱三太子的历史传说


南岭五枚庵遗址发现:解密五枚师太与朱三太子的历史传说


南岭五枚庵遗址发现:解密五枚师太与朱三太子的历史传说


南岭五枚庵遗址发现:解密五枚师太与朱三太子的历史传说


南岭五枚庵遗址发现:解密五枚师太与朱三太子的历史传说


南岭五枚庵遗址发现:解密五枚师太与朱三太子的历史传说


南岭五枚庵遗址发现:解密五枚师太与朱三太子的历史传说

     听完"南岭太子传说"后,调研组人员在当地村民朱玉辉、林业平等人陪同下,从太子公庙经太子湾后,便到五枚庵遗址核心区,该区存有小段断壁残垣的古石墙及五枚竹功阵练功场遗址、梅花桩练功场遗址、五枚庵龙井、咏春拳祖师严咏春族亲严尊,于天福年冬,敬书的"伽蓝庵"(当地村民历代相传该地是伽蓝地,祈奉伽蓝菩萨)及五枚庵横匾下存有"面向嵩山五枚居;毗邻少林本寂创”的木柱楹联,"毗邻少林本寂创”,该楹联句己告知后人该庵是唐中和年僧本寂在其19岁至25岁,在离庵附近约十公里处灵石院出家、受戒期间,从莆田黄巷常路过此苦竹山旁,筑草庵而创立,并续传曹洞禅宗法脉;另"面向嵩山五枚居″此楹联句,也仿佛精准告知后人五枚师太曾居住过:宋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刘克庄(莆籍)在《诚少林,日九座》一文中所指"邑之嵩山少林"附近的伽蓝庵,今俗称"五枚庵";同时至今莆田存着一百二十多座金幢门佛堂,其外为道,内为佛的布局,内室统一悬挂"日、月"灯,暗旨复″明",外室统一挂"五只梅花形状的灯,俗称″五枚灯",又该些佛堂护法人员至今仍统一使用"天地手″手势,印证了咏春拳伏手皱型。五枚庵所在地有些老、中、少村民仍坚持习练咏春二字钳羊马、伏手、摊手、标指等传统的五枚咏春功夫;另在离五枚庵遗址核心区不足300米,还惊人发现刻有"礼佛″、"佛弟子林遒喜舍横梁…"的功德碑石板,据当地老人回忆说该石板是从伽蓝地(即今五枚庵)那边捡运过来铺、扩桥面造路。这些遗风遗址,彰显着历史的真相,从而解密了朱三太子与五枚师太的历史传说,也揭开咏春拳发源地在五枚庵的神秘面纱。
责编: 欧文秀  审核: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