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干之弦奏作风强音
作者系:府谷县文旅局 李 义
作风与实干,如金石相击,必现璀璨火花;如薪火相传,必成燎原之势。二者辩证统一,构成了共产党人最鲜明的政治品格。党员干部的作风,不在口号震天响,而在脚步沾泥土;不在表态多漂亮,而在行动见真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二十字立标定向,既树起了选贤任能的“度量衡”,更铸就了作风建设的“试金石”。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唯有以实干为弦,方能奏响新时代作风建设的强音。
观往知来,那些镌刻在人民心中的丰碑,无不是用实干的刻刀雕琢而成。廖俊波以“背石头上山”的拼劲,在闽北大地书写了“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的实干宣言;石光银用四十载春秋,在毛乌素沙漠筑起了一道永不褪色的“绿色长城”。他们用行动诠释:作风如金,必在实干之火中淬炼;担当似铁,须经实践之锤锻造。从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到改革攻坚的深水区,从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到民生保障的第一线,正是千千万万党员干部的实干身影,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钢铁长城。古人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此之谓也。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真抓实干的硬作风。要清醒看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任何形式的形式主义都是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任何样貌的官僚主义都是发展进程中的拦路虎。党员干部当时刻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镜,照一照是否存在“虚浮气”,量一量是否染上“慵懒散”。要把“干”字刻在心头,将“实”字落在脚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谋事业,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抓发展。唯有如此,才能让实干之声响彻云霄,让作风之旗高高飘扬,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