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持续强化的党建引领固本培元、强“筋”壮“骨”
作者系:府谷县文旅局 李 义
近日,中央组织部召开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为新时代基层党建“强筋健骨”指明了方向路径。广大基层党务工作者要深刻领会会议精神,以“固本培元”的政治自觉和“活血化瘀”的务实举措,着力在理论武装中“壮筋骨”、在基层建设中“通经络”、在队伍建设中“练肌体”,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
以理论武装“壮筋骨”、思想淬炼“强心脉”。“本固则枝荣,根深则叶茂。”理论是思想的根基,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广大基层党务工作者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根本任务,持续深化对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的理解把握,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要在学思践悟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真正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要坚持以严的基调深化作风建设,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既要原原本本学、逐条逐项悟,又要以案为鉴、警钟长鸣,坚决防止“学用脱节”“雨过地皮湿”等形式主义问题。通过专题研讨、案例教学、廉政教育基地实地观摩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在思想淬炼中校准价值坐标、筑牢信仰之基,确保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以基层党建“固关节”、组织提质“通经络”。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根基,是连接党中央与人民群众的“关节枢纽”。只有基层组织运转顺畅、坚强有力,党的决策部署才能贯通到底,党的肌体才能焕发蓬勃生机。广大基层党务工作者要聚焦组织体系“强筋健骨”,以系统思维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在乡村振兴主战场,要发挥党建引领“舒筋活络”作用,整合资源打造“党建+生态农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让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在新兴领域攻坚中,要针对覆盖难、流动大等“淤堵点”精准施治,通过行业联建、区域共建等方式疏通“毛细血管”,推动党组织从“有形组建”向“有效运转”深度转化;在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健全党建考核“神经传导”机制,将“软要求”量化为“硬指标”,以考核倒逼责任落实,激励各级党组织对标争先。通过持续疏通组织体系的“关节要塞”,畅通政策落地的“经络血脉”,真正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贯彻中央决策的“活性细胞”,团结群众的“神经末梢”,改革发展的“动力节点”,让党的组织优势在全领域、全链条充分涌流。
以先锋队伍“练肌体”、服务发展“注动能”。“强筋方能负重,健骨始可致远。”党员干部是党的“肌体细胞”,其素质能力直接关系党的生命力与战斗力。面对新时代使命任务,必须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先锋队伍,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广大基层党务工作者要以“强基固本”为要,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针对不同领域特点,制定“靶向培养”方案,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确保发展党员“量质并重”。要聚焦思想“补钙壮骨”,创新教育方式,推行“分类滴灌”式培训,结合行业特性开展差异化思想教育。持续深化“榜样引领"工程,通过“云课堂”“微宣讲”等载体,让身边典型“现身说法”,激发党员干部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的内生动力。更要搭建实践“淬火平台”,推动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服务等一线“强筋健骨”。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引导党员干部在产业发展中当“领头雁”,在急难险重任务前做“排头兵”,在服务群众时成“贴心人”,真正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让先锋队伍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活力源泉”。
(责编:米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