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郡主朱红梅:流徙轨迹钩沉

时间:2025/4/15 17:26:14 来源:环时网 阅读:24009

  福建讯 (通讯 黄建阳)2025年4月13日,福建莆田南岭五枚庵名誉董事长朱玉辉、董事长郑祖枢等一行,与三福文化研究院林秋明院长及电影《南少林永春拳之突破重围》念空方丈扮演者唐圣龙、五枚师太父亲扮演者郭上华等人,深入福清少林村东坪院、南少林寺、南岭古道、南岭五枚庵、琼峰火烧庵等地采风调研,通过此次福清、莆田两地热心五枚文化人士的联合调研考察,进一步挖掘亡明郡主朱红梅(号五枚)等反清复明义士遁逃南下的历史真实活动轨迹,从而揭开南少林金幢门祖庭、咏春拳发源地的神秘面纱。

南明郡主朱红梅:流徙轨迹钩沉

    据《东坪院郑氏简志》:"朱红梅,号五枚,亡明郡主,清顺治辛酉年(公元1645年),遁逃南下,初入东坪院(乃为沙门尼庵)"。当时东坪院有山田园林千亩,人谓莲花宝地,今仍存有一古井,其井圈壁上刻有:"兴化县…"。随后在"嵩山少林"后山老鹰尖山下择居,宋代莆籍状元刘克庄在《诚少林  日九座》一文中载:"尝住邑之嵩山少林"。五枚曾在该竹林隐居过,后人为纪念五枚在此创拳而将原草庵(伽蓝地)易名为"五枚庵",今存有伽蓝殿、金幢佛堂、观音殿、大雄宝殿遗址及"刻有"礼佛、佛弟子林遒携妻董氏喜舍梁…"功德碑石(今在南岭宫旁宫桥板石),现南岭宫及五枚庵建筑朝向均向"嵩山",其石柱仍刻有"宫向嵩山百载兴"、木柱上载"毗邻少林本寂创   面向嵩山五枚居"楹联。据传五枚在该庵居住期间,时常面向老鹰尖山,观苍鹰盘旋、展翅、劈翅、捉鸡及蛇鹤相斗等象形,而创"五枚阴阳手"、"梅花桩功″、"竹功阵法"、"钳羊马"、"老鹰劈翅"等技法,后人不断将之演变为今"咏春拳”,并将该功法传授给当地村民严铒、严咏春等人,据《严氏族谱》载:严一、严二(铒),曾为少林院(今福清南少林寺)俗家弟子,严铒(二)后迁徙广东。

南明郡主朱红梅:流徙轨迹钩沉


南明郡主朱红梅:流徙轨迹钩沉


南明郡主朱红梅:流徙轨迹钩沉


南明郡主朱红梅:流徙轨迹钩沉


南明郡主朱红梅:流徙轨迹钩沉


南明郡主朱红梅:流徙轨迹钩沉


南明郡主朱红梅:流徙轨迹钩沉


南明郡主朱红梅:流徙轨迹钩沉


南明郡主朱红梅:流徙轨迹钩沉


南明郡主朱红梅:流徙轨迹钩沉

   据2024年5月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勘查报告:"少林院通向莆田大洋南岭古道山坡上有刻有"乾隆  少林高峰"等墓群(离今南岭五枚庵约1公里处)。当时亡明郡主朱红梅(号五枚)因陪护当时在南岭隐居的朱三太子,后参与反清复明活动而被清兵火烧围剿,在遁逃南下途中,五枚等反清义士在离今南岭五枚庵约4公里处坨利庵被清兵火烧围堵,后人将该庵称之为"火烧庵",同时仅在莆田境内仍存有120多个天地会金幢门佛堂与朱三太子、朱红梅郡主等明末遗老遗少沿水、海路南逃隐居有关。据传当时朱慈炯即朱三太子少年时曾在五枚庵附近兜率九座寺出家授戒,该寺今存有"少年出家洗净全身修正果   林中入寺诚心斋戒念弥陀"石柱楹联及在此寺周边仍存有二处将平坪、二座太子桥、太子湾、太子垅、太保庙、红花亭遗址、军马场马槽、龙井等遗风遗址,仿佛在倾诉后人:莆田天地会曾有一段隐秘历史!

责编: 欧文秀  审核: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