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硕讯(通讯:温翠平 加亚巴图)又到了梳剪羊毛、羊绒的季节。新塔热乡的农牧民们正沉浸在羊绒丰收的欢声笑语中,忙碌而有序地为山羊褪去温暖的“冬装”,换上清凉的“夏服”,不仅有利于畜群健康发展,还能为牧民带来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
4月17日,在新塔热乡布茨恩查干村养殖户巴音克西克庭院里,一派繁忙的景象映入眼帘;他们身手矫健,分工明确、干劲十足,熟练地抓羊、剪毛、抓绒,为山羊们进行“换装”工作,一气呵成,轻松地将一团团纤细、洁白的羊绒从绒山羊身上轻松“脱”下。“今年养了500只山羊,雇了5个人刮羊绒,刮一只羊绒20元,一只羊基本能产出280克左右的羊绒,这次差不多采了150公斤,听说今年羊绒价格还不错。每公斤大概350块钱,效益好。”巴音克西克自豪地说。
眼下,正值抓绒剪毛的关键时期,牧民们忙得不可开交,布茨恩查干村党支部利用主题党日、文明实践活动等,组织党员志愿者深入牧民群众家中帮助牧民解决实际生产困难,还带动了村里富余劳动力就业增收。
“一天可以挣300到400元,干了3天了,补贴家里用。”新塔热乡布茨恩查干村牧民阿力腾才次克说。
新塔热乡布茨恩查干村是一个以畜牧养殖为主的村队,全村共有养殖户100余户,羊年存栏量2万余只。这几年,在乡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布茨恩查干村大力实施牲畜品种改良,因地制宜推广多胎杜寒羊养殖产业。除羊绒外,养殖的山羊、绵羊因其肉质鲜嫩、口感极佳等特点,销路好,不仅有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健康有序发展,也成了当地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近年来,为促使农牧民们养好羊、出好绒、卖好价,新塔热乡积极推广新技术,带动广大农牧民以细度、产绒量为主要选育目标,通过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加强改良品种,不断提升个体绒毛品质。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养殖户共同致富。新塔热乡农业服务中心干部库尔班妮萨·奥布力喀斯木说:“羊绒能卖好价钱,绒山羊抓完羊绒后,浑身轻松,行动方便,更有利于今年的生长,到时候羊肉还能卖钱。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信心很足。”
责编:欧文秀 审核:米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