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时评论:用“青春力量”高举“民生火炬”

时间:2025/4/25 11:04:22 来源:环时网 阅读:1510

用“青春力量”高举“民生火炬”

作者系:府谷县文旅局 李义 

新时代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的“生力军”、民族复兴征程的“接棒者”,年轻干部当以青春之我扛起时代使命,在基层治理主战场、乡村振兴第一线、民生保障最前沿,以“初心如磐”的政治品格守护精神家园,用“决心似铁”的担当魄力破解改革难题,靠“民心作秤”的价值追求夯实执政根基,让青春火炬在民生实践中绽放绚丽光芒,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动能。

永葆炽热“初心”,厚植为民情怀,守护思想家园。初心,是年轻干部扎根基层的精神灯塔,是穿越风雨始终不灭的理想火种。这团孕育于血脉的赤诚之火,既照亮“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为民之路,更体现“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深厚情怀。身处基层治理的最前沿,年轻干部既要面对政策落地的“千钧重担”,也要化解家长里短的“针头线脑”,在低保审核中需练就“火眼金睛”的精准,在纠纷调解中当怀揣“将心比心”的温度。当工作陷入“山重水复”的困境时,要善用“庖丁解牛”的智慧抽丝剥茧;面对利益诱惑的“糖衣炮弹”,须筑牢“两袖清风”的防线岿然不动。新时代的基层治理局面日渐复杂,既考验“致广大”的战略眼光,更需“尽精微”的绣花功夫。年轻干部当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政治定力,秉持“治不必同、期于利民”的清醒认知,让思想的灯塔永不蒙尘,使为民的航船破浪前行。

砥砺坚定“决心”,勇担民生使命,开创事业新局。决心,是年轻干部穿越荆棘的破冰之刃,是破茧成蝶必经的淬火之炼。这份深植血脉的信念之力,既铸就“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铮铮铁骨,更激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新锐气。身处乡村振兴主战场,年轻干部既要直面产业突围的“娄山关”,也要攻克群众关切的“腊子口”,在政策宣讲中化身“方言课堂”的翻译家,在田间地头争当“泥土芬芳”的实干派。当传统模式遭遇“船大难掉头”的困局时,要善用“他山之石”的巧劲破冰开路;面对群众关切的“民生九章”,须练就“解剖麻雀”的韧劲追本溯源。年轻干部当以“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的奋进姿态,践行“苟日新,日日新”的改革精神,在“产业振兴攻坚战”中锻造破壁尖刀,于“民生改善持久战”里磨砺绣花真功,让决心的火炬照亮改革深水区,使民生的答卷写满青春注脚。

汇聚真挚“民心”,深耕惠民福祉,筑牢执政根基。民心,是治国理政的源头活水,是百年大党常青的精神根系。这份浸润于沃土的赤子深情,既滋养“万家忧乐在心头”的执政自觉,更孕育“甘为苍生践风雨”的行动基因。年轻干部当深悟“民生是最大的政治”的治理密码,把阡陌纵横的田野当作“行走的教科书”,将炊烟袅袅的农院化作“流动的议事厅”。要破除“闭门造车”的思维定式,培育“开窗问诊”的务实作风,在制定政策时建立“需求清单”精准把脉,落实举措时绘制“幸福地图”动态追踪,让群众的“眉头紧锁”化为干部的“心头大事”。面对教育短板的“算术题”、医疗资源的“不等式”、就业创业的“多元方程”,须以“九章算术”的智慧求解民生最优解,用“根系工程”的韧性编织服务保障网。新时代的惠民事业如同精密织锦,既要“经天纬地”构建民生数据链,更需“飞针走线”完善服务微循环。年轻干部当以“不采华名、不兴伪事”的躬耕精神,让执政根基深扎于民心沃土,使惠民长卷绽放出青春芳华。

责编:米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