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讯(通讯:李瑞生)2025 年 6 月 9 日 18 时 15 分,芦溪中学考点的收卷铃声穿透雨雾,宣告着 2025 年高考的结束。与此同时,20 余名播爱公益志愿者与 "五老" 志愿团成员组成的 "爱心水墙",也圆满完成了为期三天的高考护航任务。他们用汗水与坚守,为考生们构筑起温暖的港湾,让这个高考季充满温情三代同力,筑就 "爱心水墙"。
在考点外,由 22800 瓶矿泉水、苏打水和纯牛奶码成的 "爱心水墙" 格外醒目。75 岁的播爱公益会长张吉群蹲在地上,仔细调整着最后一箱牛奶的角度。"孩子们握笔的手不能抖,喝水的姿势也要舒服。" 这位银发志愿者的话语中满是关切。为了让考生能方便地拿到水,志愿者们将矿泉水斜摆 45 度,还在箱盖上贴上了手写便签,"你比想象中更强大"" 加油,未来可期 " 等暖心话语,为考生送上无声的鼓励。
平均年龄 66 岁的 "五老" 志愿团成员们,在烈日下每天搬运270件( 箱)水,衣服被汗水浸透,但他们依然认真地码放每一瓶水。这些银发志愿者用行动诠释着关爱与责任,成为考点外一道温暖的风景线。
暖心服务,传递夏日清凉。"同学,要喝水吗?" 三天里,这句话在考点外重复了上万次。鬓角斑白的王真珍奶奶,看到双手冰凉的考生,会递上一瓶温热的纯牛奶;党员刘小清主动护送穿旗袍的妈妈们到遮阳棚下,避免她们在烈日下暴晒;志愿者林云芬的手机里存着 26 张照片,记录下考生接过水时那灿烂的笑容。暖。
6 月 8 日中午,一个暖心的瞬间让志愿者们感动不已。当志愿者马桂梅在服务点值守时,一个男生跑过来塞给她一颗水果糖,说:"奶奶,您的白头发上有汗珠,像撒了星星。" 糖纸在阳光下发出清脆的响声,映着老人眼中闪烁的泪光,夏日的炎热仿佛在这一刻都化作了心中的温暖。
最后一科结束时,志愿团收到了 37 个温暖的拥抱。18 岁的李同学抱着王维国爷爷不肯松手,说:"您每天早上说的 ' 别慌,爷爷在 ',比妈妈的考前叮嘱还管用。" 老人胸前的党徽轻轻触碰到少年的校服,两代人的体温在潮湿的空气中交融,传递着信任与关爱。
在搬运物资时,志愿者曾德明发现一个空纸箱的箱底用铅笔歪歪扭扭地写着:"等我考上大学,也要穿绿马甲!" 汗水顺着 "播爱公益" 的 logo 流淌,却冲不淡这行稚嫩的承诺。这是爱的种子在悄悄发芽,预示着公益精神的传承与延续。
此次高考护航行动中,还有许多令人敬佩的身影:75 岁仍在捡矿泉水瓶的老党员,凌晨 5 点起床准备物资的周柏林、童文辉,放下生意守在考点的个体工商户…… 正如镇关工委老党员朱基光所说:"我们守护的不是一场考试,而是 18 岁的勇气。"
铃响笔落,青春无悔。播爱公益的志愿者们用递水时的弯腰、搬凳时的小跑、暴雨中挺立的红色身影,让 "爱" 有了具体的模样。愿所有考生带着这份温暖奔赴山海,也愿更多人接过这盏爱心之灯,让播爱的光芒永远滚烫,照亮更多人的前行之路。
责编:欧文秀 审核:米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