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时评论:干净是最美的留白

时间:2025/7/25 14:49:11 来源:环时网 阅读:1359

干净是最美的留白

李  义  陕西省府谷县文旅局 

契诃夫曾明言:“人的一切都应该是干净的,无论是面孔,衣裳,还是心灵,思想。”此语如清泉荡涤尘滓,令人警醒,人生在世,富贵荣华终究为身外浮云;唯有心灵清白、思想洁净,方能立身于天地,坦荡如砥。尤其于新时代的专家人才而言,引领学术方向、涵养学术氛围,“干净”二字,绝非单薄道德训诫,而是最贵重品质、最空灵留白,更是呈现于世最真实而动人的姿态。

竞争干净,是精神画卷上最舒朗的留白。然而现实中,个别所谓专家在“学术自由”的幌子下划地为牢,自封为王。当同行持不同见解或取得更先进成果时,嫉妒的毒藤便悄然缠绕理智,使其妄加指责,甚至互相举报构陷,以牺牲同行为代价谋一己之私。此种恶质竞争,如同在学术画卷上泼洒污秽的墨汁,既损人亦自伤。真正涵养深厚者,深知“伤人以言,甚于刀剑”,懂得“真心才能相处,珍惜才能长久”的至理。新时代的专家人才,当以宽广胸襟作纸,以容才雅量为墨,在学术疆域内践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在互相扶持中抵达千里之远。唯有此般干净竞争,方是在精神画卷上留下的舒朗空白,既容得下他人智慧之彩,亦反衬出自身境界之高。

学术干净,是智慧篇章中最纯粹的留白。“惟学术,最干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于专利局小职员案头悄然破茧,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在十余载手算稿纸间默默吐蕊。这些不朽成就,无不是学者心无旁骛、凝神于纯粹求索而结出的硕果。反观当下,当有人为升迁浮名而汲汲于交际应酬,甚至不惜造假抄袭,最终身败名裂之际,恰是心灵被世俗杂念塞满而智慧留白荡然无存之时。学术的圣殿不容玷污,祛除心中妄念,方能为研究腾出纯粹空间。新时代专家人才,当以专注为犁,深耕兴趣的原野,将精力全然灌注于科研本身,唯有这般澄澈的留白,才是智慧得以生长、发现得以萌发的沃土,为学术生涯铺就最本真的底色。

人品干净,是生命卷轴中最珍贵的留白。曾国藩于权势鼎盛之时,面对县令呈献的王羲之墨宝,连夜赏玩后却毅然原物奉还,只道:“世间尤物,不敢妄取。”其数十年为官生涯,对贵重馈赠只取小物回礼,既不伤人颜面,亦恪守清廉底线。人品干净者,如古玉生辉,慎独心安,自有“做人做事有度”的准则,这便是在生命卷轴上以洁白自律而赢得的高贵留白。新时代专家人才身处物欲洪流,尤需守护内心澄澈之境,不被物欲裹挟,不坠情欲深渊,保持初心那份无瑕的质地,坦坦荡荡行走于天地之间。

干净是一个人人格尊严的无声宣言,是我们精神殿堂的厚实地基。于喧嚣尘世中珍重守护灵魂的纯净底色,既是新时代专家人才对学术使命的最高承诺,亦是为这纷繁世界所能奉献的最为沉静而有力的存在方式,唯有清辉朗照,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事业前途方可以抵达更理想的高度。

责编:欧文秀  审核:米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