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退色 致富不忘本——记山东邹城市优秀退伍军人“雷锋式人物”孟凡涛

时间:2025/9/22 10:42:23 来源:环时网 阅读:20536

山东邹城讯:(通讯:万祖军 张伟 包永峰)在山东省邹城市,有这样一些退伍军人,他们为传承军人光荣传统不忘初心,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自强自立。他们退伍不褪色,用优秀退役军人形象和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进一步弘扬了中国军人的正能量。他们立足当地发展,扬帆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助力新邹城,为邹城市的蓬勃发展贡献了全部力量。

退伍不退色 致富不忘本——记山东邹城市优秀退伍军人“雷锋式人物”孟凡涛

在这里,我们所讲述的是一位退伍军人,他叫孟凡涛,山东邹城市城前镇罗圈峪村人,是邹城市“最美退役军人”的最佳代表。无论是在当兵时,还是退伍后,他都时刻秉承退伍不退色,致富不忘本的强大志愿和军人那种敢说敢干、坚韧不拔的作风。立足家乡,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在邹城当地演绎着他一个又一个让人感动的事迹。去年,北京《好人频道邹城雷锋驿站总部》在邹城市为退役军人孟凡涛举行了“雷锋式人物创业示范基地”揭牌。在事业发展的同时,他还担任了济宁市军创企业联合会农工委常委、邹城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城前分会秘书长等。今天记者就带您来认识和了解孟凡涛的过往和感人故事,在邹城我们寻找最美的你!

部队上的好士兵

孟凡涛说:“我参军入伍报效国家,就想做雷锋哪样的人,这是我终生的追求和期望”。在邹城当地,孟凡涛不仅仅是一名退役军人,更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践行者。从参军到退役一路走来,步伐依然那么坚定、有力。

由于受父辈的影响,孟凡涛从小就向往和敬重军人,长大后一定要成为一名中国军人。高中毕业后,他怀着“保家卫国”的理想,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于2000年12月毅然投身军营,从而踏上了内蒙古鄂尔多斯的土地,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武警部队战士。在部队短暂的2年军营生活里,使他快速地锻炼成长,并逐步地成熟进步起来。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军营,不变的是部队番号,改变得是一年又一年的军人更迭。在每天的队列集训、军事训练、军事比武中,培养出了孟凡涛独特的军人气质和保家卫国的情怀。初入军营,他从最基础的训练做起,白天摸爬滚打,夜晚钻研军事理论,工作冲在前、干在前,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出色的表现,短短1年间,便从战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班长。

在部队的二年间,孟凡涛各方面都表现突出、成绩优秀,在战士中树立了典范,起到了表率作用,为部队的发展添砖加瓦。但是,随着部队实战化训练步伐不断加快,对武警的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更精的要求。为了适应部队的发展,他积极参与了部队的技术革新活动,紧盯部队遂行任务需求,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创新创效,使一些革新攻关项目在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了武警保障能力。所在部队为选树标杆,2001年孟凡涛被授予“个人三等功”,并连年获得“优秀士兵”和连、营嘉奖等荣誉。

致富路的带头人

孟凡涛常说:“我是一名退役军人,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像雷锋同志那样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为家乡发展出力,为家乡致富代言,用实际行动去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和追求”。说干就干!而在孟凡涛个人的字典里永远都没有退缩二字,他做到了。2007年,孟凡涛退伍回到家乡后,凭借着对家乡的一腔热爱,毅然投身到振兴乡村、发展经济的创业浪潮中。当初村里西山坡有片荒山,无人问津,他经过反复考察、认证,决定把它承包下来。有目标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动力,2008年,他凭着在部队练就的坚毅与果敢,组织开始修路、架电、打井、建房子,搞起了土鸡养殖。那时候,他忙起来整天顾不上吃饭,不分黑白的干,没有资金他就去信用社贷款,后因为资金链断裂不得已而失败。

退伍不退色 致富不忘本——记山东邹城市优秀退伍军人“雷锋式人物”孟凡涛

2018年,孟凡涛孩子出生,他想着买些土鸡蛋给家人增加营养,但找了很多地方才发现已经没有了真正的土鸡蛋,买到的基本上都是养鸡场的假土鸡蛋,就是在集市上也买不到真的,老百姓家里有的很多坏的或者散黄的。这个时候,他又想到了自己的山,想到了自己荒废的房子,更想到让家人和好多市民们都能吃上真正的土鸡蛋,还有营养又绿色的食品。他经过反复筹划,也经过重重阻挡,又回到了山上,开始了二次创业。当然,有些村民说起了闲话,或者说他不务正业。但这次,他总结经验,多方认证,信心满满,不被闲话所左右,凭经验注册了《“西山坡”国家商标》。可随着不懈发展生产出了一些绿色产品,但现实中很多消费者根本分不出真假,尤其是土鸡蛋。从很多因素上,导致了一个创业者的艰难。虽然创业路几经曲折、坎坷艰难,可他仍然坚持着自己的初心。

退伍不退色 致富不忘本——记山东邹城市优秀退伍军人“雷锋式人物”孟凡涛

2019年,孟凡涛事业有了乐观的趋势,老部队的首长来到他的山上视察。经过认证,授予了他一面“发扬我军优良传统,打造社会名优企业”的锦旗,给了他最大的鼓励和支持,就这样使他不在迷茫,默默坚守着自己的梦想,决不负老部队所望。至此,他为以后发展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决心要带着村民们共同致富,把家乡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他自费出去学习农业养植技术,把这次充电转换为实践应用,加以创新发展。经过他无数个日夜的不懈努力,使西山坡原来的荒山,逐渐发生了令人惊叹的变化。绿色养殖基地内生机勃勃,鸡鸭成群,牛羊膘肥体壮;农产品深加工车间里,先进设备有序运转,源源不断将新鲜农产品转化为优质商品。

历经十余年的精心经营,孟凡涛秉持着对农产品品质和环保的坚守,在当地精心打造出一个集养殖、深加工的产品。这些产品以绿色、健康、环保、安全的卓越品质,使西山坡成功转型为集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并正式成立《西山坡绿色养植销售有限公司》,在社会上赢得了市场和良好口碑。目前,该公司黑猪年养殖量达到1000余头,山羊100余只,土鸡5000余只,土鸡蛋年产量超过10万多枚。与此同时,30余种农副产品和水果丰富了产品线,花生油、核桃油、蜂蜜等产品纷纷进驻各大超市,手工全麦煎饼、馒头、地瓜面窝窝等乡村特色粗粮注册商标,也逐步推向市场。

孟凡涛说:“我要通过扩大业务规模,带动众多农户参与其中,用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大家实现增收致富、共同发展”。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现在,他带动的上下两村10余家农户,改变传统的养猪模式,发展合同黑猪,大大增加了村民收入,为乡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公益线的践行者

孟凡涛在自强自立、发展经济的同时,带头当地做公益、做慈善也是出了名的。他积极并带头践行伟大的雷锋精神,时刻铭记着“自己的成功离不开家乡人民的支持”这一理念。他说:“做公益是内心快乐的源泉。通过做公益传递爱心,以促进自身健康,助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孟凡涛始终怀揣着纯粹的公益初心,积极倡导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新风,倡导以实际利益引导他人投身公益,从而在社会多培养一些出像雷锋哪样的爱心志愿者。在做公益、做善事的路途上,孟凡涛将公益爱心的潜能发挥到极致,他点亮自己,温暖他人。多年来,孟凡涛平时除了定期走访探望孤寡老人,为困难户送去生活物资和精神关怀的同时,还持续资助10多位贫困家庭孩子,助力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给他们生活上的希望。在拥军优属上,孟凡涛同样不遗余力,精心组织各类慰问活动,为退役军人和军烈属家庭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军人的敬重和对军队的深厚情感。在他眼中,公益不仅仅是给予,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滋养和成长。平时他除利用空余时间,积极投身到公益慈善事业当中外,在家乡还主动担当起村里的学雷锋先锋,给村里孤寡老人买菜捎东西,给困难老人送柴火,送绿豆等,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

退伍不退色 致富不忘本——记山东邹城市优秀退伍军人“雷锋式人物”孟凡涛

为尽心帮助到残疾人群,孟凡涛致力于精准帮扶残疾人,他先后为他们办理低保、特困等。有一村民刘延军48岁了,一直未婚,父母去世,他自己肢体病因没钱治疗,耽误得卧床不起,也不能自理,仅靠视力一级残疾的嫂子照顾,家庭特别困难。孟凡涛主动进行帮扶,他开车来到医院,自己背着刘延军到医院检查并开出病历。又拉着他到邹城市里进行评残,很快申请了“肢体二级”残疾证,并为他帮忙办理了低保户;村里的残疾人孟庆银,53岁了也是未婚,和80多岁的老母亲一起生活,还精神状态不好。孟凡涛主动带他去市里鉴定机构,经过评审为“精神二级残疾”,又帮忙办理了“特困户”,得到了国家救助,使他这个困难家庭基本维系了正常生活。

退伍不退色 致富不忘本——记山东邹城市优秀退伍军人“雷锋式人物”孟凡涛

如今,孟凡涛凭借着自己突出的创业成就和军人坚韧不拔的作风,闯出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到目前,他的事迹分别被济宁市、邹城市电视台《新闻联播》《退役军人专栏》《直播民生》等栏目和众多新闻媒体相继报道,其事迹在孔孟之乡家喻户晓,成为众人学习的楷模。不仅如此,他还收获了诸多荣誉:2021年7月,荣获邹城市退役军人“就业之星”、济宁市退役军人“创业之星”。并在济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举办的“创业创新大赛”中斩获三等奖。2023年11月,被邹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评为“先进个人”;2024年5月,被邹城市总工会评选为“工友创业”先进个人。2024年,《北京好人频道》对其进行“雷锋式人物专访”和挂牌。

另外,据了解和查阅有关资料,孟凡涛所在的这个村子,是距离邹城市最远最偏僻的山村。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发生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当时,115师罗荣桓政委带领八路军,在老猫洞山洞里组织过抗战并取得艰难的胜利!现在的老猫洞已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基地!是当时尼山抗日根据地的稳固后方。这里当年有八路军的兵工厂、被服厂,还有临时包扎地!孟凡涛的家乡是一个革命的土地、一个红色的教育基地,因此,也造就了孟凡涛不屈不挠的性格和不凡。

展望未来,孟凡涛扎根农村,在自己发展的道路上,为农村的经济和乡村品牌的振兴,做出了最大的贡献。谈起今后的发展,他表示,将继续奋勇前行,不忘初心,带领家乡村民积极创造出更加富足美好的新生活。并以此激励更多有志之士投身乡村建设,共绘乡村振兴的最美壮丽画卷。

责编:欧文秀 审核:米振华